女儿胡友松:嫁给李宗仁无怨无悔

胡友松,北京市知名画家,台儿庄李宗仁纪念馆名誉馆长。原名叫若梅,这个名字是她的母亲胡蝶 早年给她起的。随母亲姓的若梅从来就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她也曾多次问过自己的母亲,而母亲的 每次回答都是“不知道”。若梅从小就随母亲生活在南京或上海。6岁时,小若梅因患湿疹(俗名黄疱疹) 看医生,医生根据孩子的病情建议胡蝶最好将若梅送到北方去生活一段时间。此时,恰好军阀张宗昌暴 毙济南火车站,他的姨太太沈文芝逃到南京当家庭教师,胡蝶便委托沈文芝将若梅带到了北方。在小若 梅的记忆里,沈文芝这位养母对她特凶,常常无缘无故地冲着她大发脾气,拿她出气,有时还不给饭小 若梅吃。   一   1951年,已移居香港的胡蝶得知女儿的艰难处境后,便来到北京,准备将若梅接到香港,但沈文芝 一口拒绝,无奈之下,胡蝶留下了一只装满金银首饰的手提箱给沈文芝,并嘱咐她用这些东西换来的钱 供若梅生活、上大学。然而,沈文芝很快将这满满一箱的财物挥霍掉了,到若梅中学毕业时,箱子已是 空无一物了。   若梅中学毕业后,考入一所医专就读。医专毕业后若梅便被分配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工作,后又调入 北京复兴医院当护士。在那“政治挂帅”、“阶级斗争天天讲”的年代里,无论她怎么努力工作,这位 “国民党高官”的女儿,也得不到组织的承认,相反还承受着各方面的政治压力,时刻都有成为“专政 ”对象的可能。   二   1965年,原国民政府代总统、台儿庄会战的总指挥李宗仁先生在周恩来总理的精心安排下,携夫人 郭德洁女士从海外归来。第二年,李宗仁先生的夫人郭德洁因患乳腺癌在北京去世。为此,刚刚从海外 高高兴兴归来的李宗仁先生的情绪十分低落。为了帮助李宗仁先生从痛苦中走出来,周总理和中央统战 部对李宗仁先生的晚年生活十分关心,为他物色了60多位女士。当这些女士的资料和照片放到李先生面 前时,都一一被李先生婉言谢绝。然而年轻貌美的胡友松女士却被李宗仁先生一眼看中。此时,李宗仁 先生最担心的是自己已经年过古稀,而胡友松还是一位风华正茂的未婚女性,李宗仁知道这桩婚姻成功 与否的关键在胡友松。   李宗仁先生万万没有想到,胡友松会同意这桩婚事。因为胡友松对这位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爱 国将军早已敬佩不已。加之她长期在原单位受压抑,为了摆脱这种困境,胡友松欣然答应了李宗仁先生 的要求。   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在中央有关部门的安排下,1966年7月的一天,李宗仁和胡友松在北京李宗仁先 生的官邸举行了一个简单的结婚仪式,从此这对红颜少女和白发将军终于走到一起了。   胡友松女士和李宗仁先生的结合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不少人指责年轻貌美的胡友松选择李宗仁 是一种虚荣心所致,并说她看中的是李宗仁的财产。胡友松面对来自社会上各种指责,却不以为然。在 她看来,这些人只不过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当她初入李公馆时,首先向李宗仁先生身边的工作人 员公开表明说:“我来李公馆主要是照顾李先生的起居,至于家中的钱、存折及钥匙全部由你们掌管。 ”   胡友松女士口里是这样说的,行动上也是这样做的。婚后,他们的夫妻生活充实而又甜蜜,李宗仁 将夫妻二人的合影照片分别寄给国内外的亲人和朋友,并在每张寄出的照片反面写上“这是我的夫人胡 友松”的字样。李宗仁对自己晚年能有这样一次幸福的婚姻,也倍加珍惜。婚后他常常教友松下棋、游 泳。胡友松女士本来不爱好这些活动,为了让丈夫生活得幸福,她宁愿改变自己,以适应李先生的要求 。夏天,年轻的妻子被蚊子咬了,李先生则心疼地用自己口中的唾液帮她去消毒。并告诉妻子,这是他 过去领兵打仗时常用来对付蚊子的好办法。李先生有一个习惯,夜间总要喝上一两杯开水,为了不惊醒 身边熟睡的爱妻,他总是赤着脚下床,即使冬天也莫不如此。   一心钟爱着丈夫的胡友松既是李先生的妻子,又是他身边一名出色的“保姆”。正是由于她对李宗 仁先生无微不至的关怀,才使李宗仁在晚年感到莫大的慰藉和满足。胡友松女士还多次表示:“李先生 的亲人在国外,我作为他的妻子,有责任照顾好他,我责无旁贷。”对胡友松的表现,李宗仁先生的长 子李幼邻也颇受感动。李幼邻还多次向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说:“我父亲最后的日子是她照顾 的,我感谢她,她是咱李家的人。”   胡友松女士和丈夫李宗仁相处了不到四个年头,1969年1月30日,李宗仁因病去世了。此后,每年的 清明节她独自一人手持鲜花来到八宝山将鲜花放到丈夫李宗仁的墓前,以此寄托自己对亲人的无限思念 。   李宗仁先生去世后,胡友松女士靠自己的微薄工资养活自己,维持自己清贫的生活。然而,她对李 宗仁先生生前的每一件生活用品都是十分爱护。因为,她知道丈夫的每一件用品都是珍贵的文物。就是 在她生活最困难的时候,也从没想到去变卖这些东西。1969年到1982年间,胡友松女士先后将丈夫李宗 仁的8万余元的私人存款和国家两次发放的13.7万余元生活费,全部上交国库。她还将李宗仁先生生前的 160余幅照片捐赠给中国历史档案馆。   1996年,胡友松又把收藏多年的李宗仁的60多件遗物捐赠给台儿庄李宗仁纪念馆,其中有被文物部 门鉴定为价值连城的原越共总书记胡志明所赠的重达45公斤的李宗仁半身青铜像,瑞士手表厂建厂百周 年时赠送给各国首脑的金表和傅作义将军生前赠送给她的有“软黄金”之称的火狐标本等。   1985年,胡友松女士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退休,过着平平淡淡的人生生活。她还进入老年大学, 学习绘画,在这里她的绘画水平提高很快,其作品受到在京的书画家的好评。1998年,在举行抗洪救灾 书画义卖中,胡友松还将自己所画的四幅《牡丹图》卖得的5200元人民币全部捐给了灾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