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新帖 发表回复
收藏 

让幸福和爱牵起手 

让幸福和爱牵起手

审美文化课上,讲黑格尔的《美学》。说,美属于一种自在自足的东西。由此,我想到了幸福和爱。   关于什么是美的问题,从柏拉图开始一直争论至今,也没有个一统江山的答案。同样地,幸福和爱如果作哲学思考的话,也是同样的扑朔迷离。我们姑且绕开理论的空中楼阁,从具体生活现象出发,简单地宣布,它们同样都是一种感觉。   做为感觉之幸福与爱,也是一种自在自足的东西。自在,有自然而然、从容安适的成份。自足,是自我的一种圆融完满的心理体验。   当你快乐了,你想告诉每一个人来分享,分享的人因你的快乐而快乐,你也因此有了双倍的快乐。   但幸福不同。快乐来得快去得快,乃情绪化的东西,幸福却是相对稳定久长的浸润。幸福包含快乐成分,快乐不等同幸福,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心理体验。当内心被幸福充溢的时候,你开始也许会激动,会哭,会笑,但只是很短时间,不久,你就会使自已平静下来。平静,方能让你更温柔细致地体验这种美妙的感觉,这时候,任何张扬和激烈的情绪,都会分散注意力,阻挠你的心理享受,你也许谁都不想告诉,只是默默沉浸在安祥惬意温存甜蜜的内心世界,象婴儿睡在母亲的羊水里一样。   所以,真正幸福的人,并不需要常常刻意表白自已的幸福。但却又时常不经意地从他的神态言行中流露出来,那是一个淡淡辐射的光圈,幸福的人神采上,有种与众不同的安宁恬静。   就象爱。当两个人真正相爱且很默契的时候,反而是他们变得深沉和内敛的开始。因为爱是一个羞涩甜蜜的心事,是由俩人共同构建起的一个自足完满的空间,足以寄托心灵,贯注热情,却无太多与外人共享精彩的诉求,也因此就淡化了外面的世界。当相爱和幸福结合的时候,就不会一遍一遍地思考判断是否爱的问题,所有的细节都是彼此示爱的方式,如果你幸福了,自然就知道了。   比如婚姻。一桩幸福的婚姻中,家是安全祥和的小巢,当爱情顺利过渡到了亲情的相濡以沫,夫妻之间,一般就很少谈及爱这个话题了。不是少情调,而是懒得讲。或者不是懒得讲,而是心灵神会、无需多言。平平常常的光阴中,彼此天天都被爱包围着,同甘苦共患难不说,炖一锅白菜豆腐一起举奢是爱,心情不好相互倾诉相互安慰也是爱,开个玩笑是爱,吵个小架又和好了也是爱,喊你起床、提醒你加衣是爱,跟你耍赖撒娇发脾气也是爱……,仿佛两人之间有一个温柔和谐的气场似的,相生相克、相摩相荡、流转不已。双目相视间,灵犀相通地知道了对方的心意。有谁比他更疼你?   幸福的婚姻甚至会让你忘记思考婚姻这两个字。你会觉得,有什么好想的,婚姻是拿来过的,不是想的。就象你脚最舒服的时候,是忘了鞋子的时候。反而是有问题的婚姻,常引起围城中人热衷探究其意义,关心双方的感情相处之道,为经济、为责任和义务计较不休,计较多一些,默契和爱就会少一些。   就象爱。不确定的没有安全感的爱,才需要用对方的诺言,来反复安抚内心的怀疑与焦虑,才在意以浪漫的形式来获得虚荣心的满足,再反过来用被认可的快感来增加信心说服自已。所以,虚荣心正是建立在一个“虚”字上,用外在的繁华,掩盖内在的缺乏。   就象幸福。幸福的人,也是谦逊含蓄的人,而不够幸福因为常想掩人耳目,或用谎言来麻醉伤口,反而常流于矫枉过正。幸福是内容,内容丰富的东西,会自然而然地从外在形式中流溢。只有内容空虚的东西,才喜欢以对外在形式的强调进行弥补。好比女人在感情上遇到不如意时,喜欢乱花钱疯狂购物,过分追求衣着打扮,以物质欲望的满足,来消解内心的失落感,用对可把握物的不断获取来填补精神上的不足。一个爱情幸福的女人,是愿意跟你做朴实节俭的米面夫妻的,她不舍得乱花钱,知道他钱的来之不易。她知道他爱她的内心超过爱她的衣服首饰,爱她的微笑健康超过爱她脸上的粉彩。爱情与幸福都能让人充满自信、心存宽容仁厚。而宽容也使人的心灵容易敞开,来接纳更多的幸福。   就象美。可以分享各种美的事物,但那种即时瞬间的愉悦,却只能自已体味,浓淡随已。例如而对同样的美景,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心理感受。   美、幸福和爱,都是抽象又具体的东西。具体是因为都必得有人类的参与,抽象是因为它们也是一种纯精神活动,本质不可把握,就象真理不可企及。   如果哪天有谁拿到了打开它们秘密的钥匙,让美、幸福和爱牵起手,把所有人都拥到怀里,世界就真成伊甸乐园了。
幸福和爱,虚虚实实。 什么是幸福,什么又是爱?

回 1楼(十三) 的帖子

亲人(父母、妻子、孩子)在一起团聚的时候,那是幸福!亲人相互之间的关心,那就是爱!
新帖 发表回复
查看积分策略说明

快速回复主题

标题  (可选)
内容

恢复自动保存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