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06 08:27 来源:
加拿大选举事务署说,初步估计数字显示,去年的马拉松式联邦大选耗费4.43亿元公帑,比2011年大选多花53%。去年联邦选举的成本更高,部分原因是竞选期比对上一次选举长一半,选区增加30个。以选民人数计算去年选举的成本,每名选民投票,就有17元开销,2011年的人均开支是12元。
选举事务署目前不清楚,它要向政党和候选人支付的具体金额。按照规例,各政党和候选人可以领取多达竞选开支50%和60%的退款。
2011年大选后,选举事务署退款高达6,000万元,2015年大选的退款肯定更大笔,因为这次选举竞选期特别长,政党和候选人的竞选开支上限,都等于增加一倍。
选举事务署的2015年10月19日大选报告在周五提交国会,报告提到初步成本估计数字。
选举事务署提出大选报告,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Organization for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Europe)民主制度和人权办公室选举评估团也在周五发表报告。
该报告认定,加拿大的第42届联邦选举总体进展良好,显示「公开环境」的「剧烈竞选」,投票结果迅速宣布,公众欣然接受。
但它也提及,前保守党政府《公平选举法》(Fair Elections Act)的一些元素,没有跨党派支持、未经相关团体谘询,即获通过,选民遇到更「烦扰」的程序,需要证明自己的住址,也限制选举专员号召选民参与的能力。
它建议,未来对选举法的任何修订,「应有积极谘询、跨政党协议。谘询应有女性、原住民和少数群体的代表参与」。
《公平选举法》的条款声明,可增加选举开支上限,在超过正常36天的竞选中,政党和候选人可以每天增加37分之1的开支。前总理哈珀定下78天竞选期,等于将竞选开支上限提高一倍多。